下利,里证也,今之庸医皆曰漏底伤寒,不治,仲景则以此方主之。兹在临证精察,而加药物之所宜者尔。
白术、姜、枣,脾胃药也。中气既虚且寒,便恶谷气,故食入口即吐。
论曰∶桂枝下咽,阳盛则毙。 气少则无以生神,故令目视不明。
凡暑月道中中热卒死,以路上热土围脐,令人尿其中;或用姜汤、童便乘热皆可灌之;或用热土、大蒜等分,捣水灌之;或置日中,或令近火,以热汤灌之即活。 三阳经又有阴阳表里之分;太阳以热在皮肤,头痛项强,在经为表,麻黄汤、桂枝汤、九味羌活汤;以口渴尿赤,热入膀胱,在腑为里,五苓散。
阳毒渐深,脉洪大,内外结热,舌卷焦黑,鼻如烟煤者,此法行之。心热则惊悸,肝热则搐搦;嗌塞不利者,肺亦火也;肠胃燥涩者,脾亦火也;狂越者,狂妄而越礼也。
滋其阴血,去其热邪,则精日生而肾不虚,病根既去,咳嗽自宁矣。又曰无窍不入,惟风为能,故凡关节之病,非风药不可。